查看完整版本: [-- 沱江特大桥 --]

道桥网-桥梁之家—打造桥梁行业最大、最专业的桥梁资料和技术交流基地!道桥之家网! -> 【vip图纸版块】 -> 沱江特大桥 [打印本页] 登录 -> 注册 -> 回复主题 -> 发表主题

7244130 2012-02-28 09:37 PM

沱江特大桥


八、沱江特大桥主桥设计要点
1、上部结构
主桥上部结构采用(48+2×80+48)m预应力砼刚构-连续组合体系,纵向梁段划分为6.9m(边跨现浇段)+2.0m(边跨合拢段)+(7×3.5m+4×3.0m)(11个悬浇段)+ 5.0m(0#梁段) +(4×3.0m+7×3.5m)(11个悬浇段)+2.0m(中跨合拢段)+(7×3.5m+4×3.0m)(11个悬浇段)+5.0m(0#梁段) +(4×3.0m+7×3.5m)(11个悬浇段)+2.0m(中跨合拢段)+(7×3.5m+4×3.0m)(11个悬浇段) +5.0m(0#梁段) +(4×3.0m+7×3.5m)(11个悬浇段)+ 2.0m(边跨合拢段)+ 6.9m(边跨现浇段)。箱梁采用挂篮悬臂现浇施工,其中0#、1#块采用托架现浇施工,合拢段采用合拢吊架现浇施工,边跨现浇段采用临时墩+支架现浇施工。
主梁采用C55混凝土,半幅桥宽18m,采用单箱双室断面,箱宽11.0m,两侧悬臂翼缘板宽3.5m。
主梁根部梁高H=4.8m,跨中及边跨端部梁高H=2.4m,梁高变化采用2次抛物线,H/L=1/16.667,H/L=1/33.33。
主梁腹板厚度0#块采用70cm,1#至3#梁段采用65cm,4#梁段为过渡段,5#、6#采用55cm, 7#梁段为过渡段,8#至13#采用45cm。
主梁底板厚度变化采用2次抛物线,由根部厚70cm渐变到跨中30cm,0#块底板厚80cm。
主梁顶板厚度除0#块为50cm外其余均采用28cm。顶板2%横坡由腹板变化高度形成,底板保持水平。
主梁按全预应力构件设计,采用纵向、横向和竖向三向预应力体系。
纵向顶板束、腹板束均采用15或12或9束Фs15.2高强低松弛钢绞线,边跨底板束采用12股Фs15.2高强低松弛钢绞线,中跨底板束采用17股Фs15.2高强低松弛钢绞线。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k=1860Mpa,除边跨顶板合拢束和底板束采用单端张拉外,其余均采用两端张拉。预应力管道均采用内径为Ф80mm或Ф90mm塑料波纹管,真空压浆工艺灌浆。
顶板横向预应力钢束采用2股Фs15.2高强低松弛钢绞线,间距50cm,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k=1860Mpa,均采用交错单端张拉。预应力管道采用配套扁形塑料波纹管50×19mm,真空压浆工艺灌浆。
竖向预应力采用3股Фs15.2高强低松弛钢绞线,布置于腹板内,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pk=1860Mpa。预应力管道采用内径Ф50mm塑料波纹管,采用二次张拉工艺在顶板上进行单端张拉,真空压浆工艺灌浆。
主梁中支点横隔板预应力钢束采用12股Фs15.2高强低松弛钢绞线,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k=1860Mpa,两端张拉。预应力管道采用配套塑料波纹管,真空压浆工艺灌浆。
2、下部结构
   主墩均采用单肢薄壁空心墩,单箱双室截面,墩身顺桥向2.2m,横桥向与主梁底同宽为11.0m。左右幅桥承台两端带圆弧倒角,顺桥向宽7.0m,横桥向长13.8m,厚3.5m,底面设0.5m厚的承台封底。基础采用群桩,半幅桥基础由6根Ф180cm钻孔灌注桩组成,按嵌岩桩设计,桩底嵌入中风化硬质岩(单桩饱和抗压强度≥15MPa)不小于5.0m。
过渡墩采用Ф180cm双柱式墩,横桥向间距6.7m。左右幅桥承台顺桥向宽6.4m,横桥向长9.8m,厚2.5m,底面设0.5m厚的承台封底。半幅桥基础由4根Ф160cm钻孔灌注桩组成,按嵌岩桩设计,桩底嵌入中风化岩层(单桩饱和抗压强度≥15MPa)不小于5.0m。
3、防撞设计
沱江特大桥位于已建养马河水电站的库内,桥区河段为弯曲河段,桥址处水面宽约300m,下距养马河电站坝址约6.7km。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《关于我省Ⅴ-Ⅵ级地方航道技术等级的批复》(川府函【1999】28号)和人民政府批准的《四川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(2001-2050)》(川府函【2001】267号)的规划,待沱江全江渠化后,桥区河段通航等级可达到Ⅴ级航道标准。又川交航函港【2009】141号复函文件的意见同意对沱江特大桥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按《内河通航标准》(GB 50139-2004)中的Ⅴ-(2)的要求进行,故本次设计时对该通航孔采用300吨级船舶撞击力进行防撞能力分析。计算采用《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》、《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》及沃辛公式进行了对比计算,结果表明结构整体上能承受该设计吨位撞击力。为了后期能减少、缓冲船舶对桥墩的碰撞损坏,在承台及墩底部位设置了防撞护舷,同时应在桥位处设置桥涵标、桥柱标灯和助航标志等辅助设施,引导船只通航,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。


1、公路等级:高速公路(双向六车道) 。
2、设计荷载:公路-I级。
3、结构设计基准期:100年。
    4、设计洪水频率:特大桥1/300,涵洞1/100。
    5、桥梁宽度:无人行道段桥面宽度为2×16.25m,有人行道段桥面宽度为2×18m。
    6、桥面铺装:主桥部分采用10cm厚沥青砼铺装;引桥连续T梁及小箱梁部分采用10cm厚沥青砼+8cm混凝土整体化层。
7、沱江特大桥通航标准:
根据川交航函港【2009】141号文件复函的精神采用标准如下:
通航净宽:2×64m
         最高通航水位:404.44m
8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:0.05g。
9、涵洞与路基同宽。
四、施工图设计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
根据初步设计评审意见,先行标施工图设计阶段做了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。主要如下:
1、根据初设审查意见“建议研究取消重庆岸30m跨的可能性”, 因设置的重庆岸30m跨为设计洪水行洪断面的一部分,直接取消该跨对行洪造成一定影响。如继续保留该孔又存在运梁成本高的问题。为了方便施工、节省造价,同时又满足行洪要求,本阶段将重庆岸30m跨简支T梁调整为20m跨简支小箱梁,小箱梁可以与附近的苟家庵中桥共用预制场。
2、根据初设审查意见,在主桥主跨合龙段增设了横隔板。
3、根据跨径调整后桥台地面情况,将31#台改为U型桥台,配扩大基础。
4、根据初设审查意见优化了人行步梯设计,并在重庆岸步梯入口增设了洪水期间禁行的警示牌。
5、补充人行道与行车道间隔离设施工程量。
6、结合详勘地质成果,经过对下部结构受力的进一步计算分析,对初步设计阶段下部的桩长进行了适当的调整。
7、根据业主与四川省交通厅协商后意见,调整了桥面净宽。
五、桥型方案变化情况

1、工可阶段:



原工可编制单位提出了主桥采用(61+1×110+61)m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和(55.5+1×95+55. 5) m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两方案、以及(46+2×80+46) m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方案。



2、工可修编时桥型方案选择为:



方案一:44×30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连续T梁+(85+150+85)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



方案二:47×30m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连续T梁+150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+3×30m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连续T梁。



3、初步设计阶段:



基于水文计算分析及初测桥位处的主河槽断面结果,双孔双向通航和单孔双向通航提出了主跨为80m和150m两种桥跨。



推荐方案:双孔双向通航、48+2×80+48m的单箱双室刚构-连续组合体系;



比较方案一:双孔双向通航、48+2×80+48m的单箱单室刚构-连续组合体系;



比较方案二:双孔双向通航、48+2×80+48m的矮塔斜拉。



比较方案三:单孔双向通航150m跨连续梁桥。梁高增高约4m,导致纵面较高,引桥增长200m,主桥长度及单价也比2×80m方案高,经济性相差较多,作为比较方案三,仅供参考。



引桥推荐方案桥跨组合为:小桩号侧引桥:26x30,桥长780m;大桩号侧引桥1x30,桥长30m;上部预制结构为30m先简支后结构连续预应力砼T梁,下部为双柱式墩配桩基础。



引桥比较方案桥跨组合为:小桩号侧引桥:31x25,桥长775m;大桩号侧引桥1x25,桥长25m;上部预制结构为25m先简支后结构连续预应力砼T梁,下部为双柱式墩配桩基础。


初设阶段对推荐方案桥位分别做了通航论证,安全论证、行洪论证,并从结构受力性能、造价等充分比较,推荐方案具有结构受力性能好,造价经济等优点。因此施工图阶段采用了初步设计推荐方案。(通航论证,安全论证、行洪论证批文见附件)

7244130 2012-02-28 09:43 PM
特大桥图纸

biy7 2012-02-28 11:48 PM
很好的图纸资料,收藏。

phantomfox 2012-02-29 02:09 PM
有权限限制么?

2000tangyi 2012-03-01 09:41 AM
好桥好图好资料!

yangcui 2012-03-01 08:41 PM
看看!!!!!!!!!!!1


查看完整版本: [-- 沱江特大桥 --] [-- top --]



Powered by phpwind v8.7 Code ©2003-2011 phpwind
Time 0.105403 second(s),query:4 Gzip enabled